网站首页    协会动态    第四届农药智能制造与制剂助剂发展交流会顺利召开
创建时间:2025-05-24 09:35

第四届农药智能制造与制剂助剂发展交流会顺利召开

    2025年5月22-23日,由中国农药发展与应用协会主办、协会智能制造及制剂助剂专业委员会和江苏金旺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联合承办、禾大化学品(上海)有限公司特别协办、六夫丁作物保护有限公司、汕头市深泰新材料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南通德益化工有限公司、石家庄农信生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江苏擎宇化工科技有限公司、惠州市银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邢台鑫蓝星科技有限公司、北京久研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等单位协办的第四届农药智能制造与制剂助剂发展交流会在江苏常州顺利召开。

 

    协会周普国会长、王凤乐副会长、毕强副会长、沈运河副会长,农业农村部农药检定所刘绍仁副总农艺师,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刘万才首席专家,江苏省农药总站邓建平站长,协会智能制造及制剂助剂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吴学民(中国农业大学教授),生命科学(亚洲)协会Tan Siang Hee执行总监,江苏金旺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房国荣董事长等领导、专家、企业家出席了会议。大会开幕式由协会花荣军秘书长主持,房国荣董事长、吴学民教授、周普国会长等先后讲话。

 

    周普国会长在讲话中强调,我国农药产业正肩负转型升级与绿色发展的双重使命,加快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势在必行,而智能制造是推动农药产业绿色化、高端化、智能化发展的核心动力。他分析了我国农药智能制造在政策引导、技术应用和标杆案例方面取得的进展,但也面临“投入产出比失衡”“智能化改造难”“数据孤岛普遍”“标准体系不健全”“复合人才稀缺”等不足。他指出,我们要加快智能制造与制剂助剂的深度耦合,锚定行业“绿色化、智能化、国际化”目标,加快技术创新和产业协同,共同谱写中国农药高质量发展新篇章。一要谋划长远战略。立足未来五至十年,明晰企业定位与市场布局,根据国家相关政策要求和目标,积极争取专项资金支持,进行企业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实现“机器换人” “数字换脑”。二要强化合作创新。打破产学研用壁垒,构建协同创新平台,运用智能制造、生物合成、信息技术、数字化技术等现代技术,以AI技术倒逼管理、技术与产品持续创新,实现产业“小步快跑”、提质增效,加快产业化发展和推广应用。三要坚守质量底线。产品质量影响安全性、环保性、有效性。如果安全环保不达标,再好产品也等于零;如果药效不稳定,再新技术也无市场前途;必须借助智能制造确保产品质量和减能增效。四要培育核心人才。研发智能制造与制剂助剂融合技术的培训课程,打造兼具农化工艺、信息技术与植保防控的复合型团队,夯实推动农药行业智能制造发展的根基。

 

    华东师范大学钱旭红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刘绍仁副总农艺师、刘万才首席专家、吴学民教授、中国农科院植保所袁会珠研究员、黄啟良研究员、曹立冬研究员、中国农业大学杜凤沛教授、华中师范大学王凡副教授、微软研究院科学智能中心夏应策首席研究员、SPM Biosciences Inc.李效禹首席分析师、巴斯夫(中国)有限公司陆悦健技术总监、深圳市大疆创新有限公司聂宏远总经理及北京宇悦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陶婧副总经理等分别做了《农药微流控技术与超限制造》、《关于农药产业政策和产品登记几个问题的思考》、《新阶段植保工作的新形势新任务》、《高效绿色智能化农药制剂的发展与创新》、《2025年第十三届国际农药制剂与助剂研讨会见闻与体会》、《靶向农药剂型创新与高效剂量传递》、《新型纳米载药体系研究进展与发展趋势》、《省力化智能农药制剂的研发》、《人工智能和高性能计算辅助绿色农药分子设计及神农一体机》、《探索人工智能——从技术突破到产业变革》、《艰难的改变:全球视角下中国农药的再全球化战略》、《巴斯夫农业解决方案创新:化合物、剂型和方案》、《复杂环境中植保无人机仿地飞行的应用与挑战 》、《农药悬浮剂的配方研发及难点解决》等报告;江苏金旺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禾大化学品(上海)有限公司、惠州市银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代表介绍了智能制造和制剂助剂方面的新技术、新产品。

 

     会议组织参观了金旺智能技术全程解决方案展示中心。

 

     本次会议安排紧凑、内容丰富,针对性、实用性强,不仅解读了产业管理政策和植保工作要求,还交流了农药智能制造和制剂助剂生产领域的发展动态和前沿技术,对助力农药行业绿色高质量发展具有很好的推进作用,受到了与会领导、专家、代表的普遍好评。

 

     协会副秘书长刘玉玖、魏雨钊,智能制造及制剂助剂专业委员会及行业代表200多人参加了会议。